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在2025年两会中,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工业机器人成为热议话题。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创新加速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能否在2025年迎来“黄金五年”?又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的“机器换人”浪潮?
01
政策东风劲吹
工业机器人站上风口浪尖
代表委员热议工业机器人发展: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建言献策,呼吁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钟铮(美的集团副总裁)
指出工业机器人领域存在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企业难以独自突破。建议政府加强组织协调,整合产、学、研资源,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呼吁政府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形成产业集群。
张进(新松机器人总裁)
提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加速机器人技术升级,提升机器人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强调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将使机器人更智能化、人性化,未来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前景广阔。
雷军(小米集团董事长)
提出人工智能终端正拓展至智能家居、机器人等多元场景。建议2027年前初步建立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2030年达到全球领先,并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倡导构建开放共赢的创新生态。
“十四五”规划蓝图绘就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
02
技术创新突破
工业机器人迈向“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机器人更“聪明”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机器人装上了“智慧大脑”。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使工业机器人具备了更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完成更加复杂和精细的任务。
5G技术加持,工业机器人更“敏捷”
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特性,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更强大的通信能力。工业机器人可以实时传输海量数据,实现远程操控、协同作业,应用场景得到极大拓展。
新材料应用,工业机器人更“灵活”
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工业机器人更加轻量化、柔性化,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例如,仿生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工业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交互能力。
03
应用场景拓展
工业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
▶ 汽车制造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传统应用领域,汽车制造将继续是工业机器人的主战场。焊接、喷涂、装配等环节,工业机器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电子制造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例如,芯片封装、电路板焊接等环节,工业机器人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金属加工
在金属加工领域,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切割、打磨、抛光等高强度、高精度作业,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4
人形机器人崛起
是机遇还是挑战?
人形机器人引发热议
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人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掀起新一轮的“机器换人”浪潮,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危险、繁重、枯燥的工作,解放劳动力;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也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例如机器人研发、维护、操作等。
——机器人在线
2025年两会,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应用拓展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